專家解讀:面對美國關稅霸凌 中方升級反制「組合拳」殺傷力十足

(大公文匯網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近日,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稅,商務部則明確表態,「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有消息稱中方已經準備了六項措施,包括大幅加徵美國農產品關稅、禁止美禽肉輸華、暫停中美芬太尼合作、服貿領域反制措施、禁止進口美國電影、調查美企在華知識產權獲益情況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對記者表示,這些措施不僅體現了中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決心,也將對美國經濟、產業和國際形象等方面產生多重影響。

「儘管中西部農業州的人口在美國總人口中佔比不高,但其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王勇指出,美國參議院中有來自這些州的二十幾位參議員,他們不僅在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也是特朗普長期以來的支持者。隨着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落地,美國農企將面臨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農業利益集團可能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提出質疑,甚至施加壓力,要求其重新考慮策略。「這一變化不僅會對美國國內的政治格局產生影響,也可能成為分化特朗普支持者的重要因素。」

美國國內的芬太尼濫用問題日益嚴重,而中國在芬太尼管控方面一直積極履行國際義務,與美國合作密切。王勇認為,美國現在「恩將仇報」,以關稅相要挾,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國際合作的基本原則,也嚴重損害了中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基礎。中國暫停與美國的芬太尼合作,對特朗普政府來說具有相當程度的殺傷力。

服務貿易、電影產業和知識產權則是美國經濟的比較優勢領域,美國在這些領域對華存在較大的貿易順差。王勇認為,中國在這些領域採取反制措施,將對美國在華經濟、政治、文化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限制美公司參與採購和法律諮詢等業務合作,將直接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效益,禁止進口將使美國電影公司失去大量票房收入,並影響美國文化的傳播。此外,美國企業在華長期獲得大量知識產權收益,調查其獲益情況可能揭示其在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不合理行為。這些反制措施不僅會對美國經濟產生衝擊,也能引發美國國內相關利益集團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反思和質疑。

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優勢依然存在

王勇指出,美國可能繼續採取的手段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繼續增加關稅。如果美國將關稅稅率提高到50%並落地實施,中美貿易將受到更嚴重的衝擊。不過,儘管中國企業面臨一定壓力,但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優勢依然存在,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出口市場,其地位難以被其他國家和地區取代。二是加強對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美國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限制關鍵技術產品的出口。然而,這種做法不僅無法遏制自主可控技術和高端製造的國產替代,也會破壞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繼續劣化其國際輿論中的負面形象。

「目前,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反對聲音也越來越大,已經有共和黨議員提出要限制特朗普濫用關稅武器的權力。」王勇指出,面對美國可能的後續行動,中國在繼續對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進行有力反制的同時,還應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溝通與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推動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